在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辉阳光)的展示中心,有一张光盘盒大小的方形高效多晶硅片,它不仅创造了近几年企业盈利的重要增长点,而且还入围了2015年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目前,A+++多晶硅片的平均电池转换率达到了18.5%以上,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对新型电池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平均电池转换率达到19%以上。”昱辉阳光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孟凡昌表示,数值上的0.5之差却可以实现行业领先的一大步。
2005年6月,ReneSola集团成立了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单晶硅片、多晶硅片,目前硅片产能已达2.2GW/年。昱辉阳光发展的十年,享受了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也经历过金融危机带来的阵痛,但对技术创新的孜孜追求从未停步。公司于2006年成立昱辉光伏研发中心,在2011年6月根据企业科技研发和转型升级需要,专门单独成立了浙江昱辉阳光新能源研究院,现已成为浙江省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院。该院重金聘请10多名“海归”高端人才,并在国内重点大学招聘了上百名研究生,他们和生产一线的技师一起,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从准单晶硅片到A++高效多晶硅片、A+++高效多晶硅片,昱辉阳光新能源研究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技术研发,一方面从晶体“生长”技术入手,通过对多晶体“生长”的热场模拟、不同工艺的掺杂元素来控制碳氧含量、杂质浓度、晶体缺陷等因素来提高转化效率,另一方面从电池制备工艺入手,通过对表面钝化、减反射、选择性发射极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转化效率。“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单位面积上平均电池转换率大幅提高,性能更稳定,成本却降了15%左右。”孟凡昌说。
正是由于在科技创新上尝到了甜头,昱辉阳光近年来对科研工作尤为看重。据孟凡昌介绍,昱辉阳光每年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总额的3%左右。按照2014年67亿元的销售额计算,当年科研经费支出超过了2亿元。大兴技术创新之风背后,公司收获了自主研发丰硕成果,并成为省专利示范企业、省太阳能硅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外贸出口新能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除了原有的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组件以外,昱辉阳光已开始在系统光伏应用、微型逆变器、分布式智能光伏电站等领域展开全面系统化的研究,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竟争力。
在重视自主研发的同时,昱辉阳光也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与浙江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资源互补,共同开展N型单晶硅片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物理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共同承担浙江省重大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高性能比太阳能硅片综合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2013年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角度、多方位的产学研有机结合,也为地方性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