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分布式市场将迎来大爆发,储能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也在加速落地。作为光伏逆变器领域佼佼者的阳光电源,对光伏、储能、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有着怎样的预期,又有哪些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
明年储能将迎来大面积应用
中国能源报:近期储能市场不断迎来政策利好,阳光电源如何布局?
赵为:去年我们推出了两款储能产品,今年则是在去年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最高电压从800伏升级到1500伏,能量密度提高45%,系统效率提高1%,以应对未来更广阔的储能市场。
新能源发电,尤其是光伏、风电,储能的应用很重要。应该说很多场景都会用到储能逆变器,如限电区域、分布式以及集中的“领跑者”项目等。在今年上海光伏展上,我们新推出中国首款高压大型储能系统PowCube 8000,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这些区域。同时也可以在电力调频、削峰填谷、智能微电网领域广泛应用。
中国能源报:对今年的储能市场怎么看,会否迎来大发展?
赵为:受制于成本问题,今年储能市场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大型储能项目主要还是在西北等离网地区,因为在这些地方储能方案往往是唯一的选择,且成本要求相对较低。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到明年储能或将具备大面积应用的基础。
目前,我们与用户一起做示范项目,将整个储能系统运行一遍,摸熟情况,今年是储能系统测试的好机会。去年我们在国内做了数十个储能项目,包括西藏双湖、尼玛以及甘肃金昌等重点示范项目,这些都是国家资助的离网项目,成本相对低一些。
抓住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机遇
中国能源报:我们注意到,今年阳光电源将iSolarCloud 5.0智慧光伏云升级到了iSolar智慧能源管理平台6.0版本。
赵为:这一升级是由单一光伏能源管理扩展到光伏、风电、水电、柴油发电、储能等多能综合管理,可以更好解决新能源高速发展的运维难题,升级之后可以应用在国家能源局大力推进的多能互补项目中。
中国能源报:在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中,阳光电源申报的合肥高新区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入选,目前进度如何?
赵为: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主要是对微网的应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新能源消纳和应用效率,包括储能、风电、光伏等,同时也将增加整个微网的调度优化。这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会有新技术、新应用,利用互联网手段对区域微网进行调度优化,比如发、配、输、储、荷等几方面的协调供给。
在这一项目中,大部分技术产品将是阳光电源自主研发,也会有外部的合作,比如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完成建设方案,明确平台建设目标任务及运行机制等,也确定了可研报告编制大纲。
聚焦分布式市场需求
中国能源报:在上海光伏展上,阳光电源一下推出6款新品,力度很大。
赵为:以往每年都是发布3、4款,今年相对来说多了一些,特别是户用组串逆变器的各种型号。我们注意到今年的光伏市场户用是一个大的方向,且未来对分布式的应用会越来越多,鉴于此,我们将更多目光聚焦分布式的市场需求。
这次发布的户用新品,功率从3千瓦到12千瓦不等,可以应对不同的场景,包括一般户用屋顶、大型别墅以及小型工商业屋顶等。
中国能源报:这些新品主要针对分布式市场应用,与大型集中式相比,分布式产品、技术是否意味着要转型?
赵为:不管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这些系列产品我们一直都有,并没有转型。加码分布式,是预计其未来应用会多一些。分布式在国内的概念更为宽泛,即离负荷近一些,对规模大小并没有明确界定,比传统的大型地面复杂。
以前我们做了很多户用产品,阳光电源在全球至少安装了10万套户用产品,最早的户用电站已安全运行15年以上。随着国家对光伏扶贫的支持,以及对其他户用系统的需求,今年户用需求预期很大。
中国能源报:能否介绍一下新推出的户外集中逆变器SG1500,据说这款产品很强大。
赵为:我们推出了全国范围内首款户外集中逆变器SG1500,其输出功率1500kW,采用最新的三电平技术,最大效率超过99%。相对于传统的集中逆变器,该产品被比喻成从房子里走出来的逆变器,降低了土地成本、建设和运维成本,整体可节省系统初始投资、运维投资合计约5分钱/瓦。
中国能源报:分布式市场今年的竞争激烈程度呢?
赵为:竞争激烈是必然的。市场发展很快,但很多问题也存在,比如发电量不达预期、安全隐患、运维困难、无法清扫、系统本身设计问题等。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供完整的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客户从组件出口直至并网点所有设备需求。同时提供智能清扫、智能运维服务,真正解决了分布式的痛点。